首页

风情艳主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1:48:56 作者:孙颖莎战胜伊藤美诚晋级决赛,国乒提前锁定多哈世乒赛女单金牌 浏览量:21076

  中新网南宁12月10日电(记者 黄艳梅)初冬的“中国绿城”南宁,繁花似锦,生机盎然。“这里满眼翠绿、鸟语花香,很惬意。”泰国《曼谷邮报》高级记者孟孔·邦巴拉帕近日在广西南宁市参访后表示,南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得很好,他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南宁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进做法和经验。

图为外媒记者代表在第九届青秀山菊花展现场拍照。陈冠言 摄

  近日,来自亚洲、欧洲、非洲、美洲等地区的20余名境外主流媒体、华文媒体代表和正能量网络媒体达人参加“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”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活动。采访团一行走进南宁青秀山风景区、广西民族博物馆、邕州古城·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等,体验丰富多彩的文旅、非遗项目,了解南宁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有关情况。

  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以南亚热带植物景观为特色,群峰起伏、林木青翠,被誉为南宁的“城市绿肺”。近年来,该景区积极打造“季季花节、月月赏花”品牌,以“赏花经济”赋能生态旅游发展。第九届青秀山菊花展正在该景区东盟友谊园举行,10万余盆鲜花美丽绽放,吸引采访团成员驻足欣赏和拍照留念。

图为外媒记者代表在参观邕州古城·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。陈冠言 摄

  邕州古城位于南宁市朝阳商圈,是南宁市历史遗存最多、商文旅融合程度较高的保护更新项目。岭南民居老宅、骑楼、牌坊……华灯初上,古香古色的邕州古城·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别有韵味。采访团成员穿梭其中,或驻足欣赏工艺品,或品尝特色小吃,领略南宁传统商贸文化、民俗文化。

  广西民族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邕江之畔,是一座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,馆内藏品5万余件(套),包含铜鼓、纺织品、金银器、石器、竹木器、陶瓷器、化石标本、纸质文物等八大类别,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的民族文物藏品体系。在这里,采访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了解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,感受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。

图为外媒记者代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合影。陈冠言 摄

  近年来,南宁市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,加快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,持续扩大文化旅游对内对外开放合作,文化旅游创新开放和多元融合水平不断提升。

  南宁市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,围绕“中国绿城”“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”“浪漫夜南宁”、面向东盟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城市品牌,挖掘全市文旅资源。目前,南宁市拥有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02家,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个,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(村)5个,一批网红景点成为游客的打卡地。

  南宁市深化文旅体商深度融合,推出系列文旅体商融合主题活动、旅游演艺活动,同时策划包装一批大健康和文旅体优质招商项目,通过植入非遗元素、体育运动、美食购物等业态,推动旅游演艺、会展旅游、体育旅游、康养旅游、数字文旅、低空旅游等多元融合业态发展壮大。

  南宁市持续举办中国—东盟(南宁)文化月、戏剧周、非遗周、《春天的旋律》跨国春晚,“文化走亲东盟行”等文化品牌活动,与东盟国家10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,6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总领事馆,南宁的东盟“朋友圈”持续扩大。

  南宁市官方称,该市将持续打造“国内游客游东盟、东盟游客游中国”的重要集散地,将密切跨境旅游合作,丰富入境游产品供给,推动入境旅游便利化。目前,南宁已正式启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,打造邕州古城·三街两巷支付便利性先行区,有效提升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水平。(完)

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多维度齐发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“拔节而起”底气足

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教授线上致开幕辞,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微短剧大赛的实践意义与价值,认为以微短剧方式呈现行政法学的实践魅力具有创新性。

财政部: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.06万亿元

提起“幸福道”,天津市河北区的居民们并不陌生。作为天津市最早的农贸自由市场,自改革开放以来,王串场街幸福道市场便承载着人生百味,也聚集着无数市井奇人、能工巧匠。街道四通八达,特色鲜明,一草一木,都仿佛诉说着老天津的悠悠岁月。

中国对法德等6国实施入境免签首日2029人次享便利

近日,由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、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“中央媒体走基层”采访活动,走进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,探寻这里的助残就业故事。

任建新、杨兴强,同时被查!曾任这家世界500强国企董事长、总经理

“你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、好朋友、真朋友”。9月3日下午,习近平主席同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举行会谈。一番真挚的开场白,道出中津历经岁月积淀的传统友谊——

民航局:2023年年货邮吞吐量10000吨以上的运输机场有63个

生活在当地的老百姓们对野生动物有着不一样的情愫。在黑颈鹤还未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之前,当地百姓因为宗教信仰,坚信众生平等,因此未有猎杀黑颈鹤的现象,甚至把黑颈鹤视为吉祥的象征。他援引了西藏《格萨尔王传》中黑颈鹤的故事加以佐证,并认为它们的数量越多,就寓意着天灾人祸越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